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378.我通过与天使交谈和亲身经历获知,就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而言,灵人作为灵人并不在他们被看到的地方,有可能距离很远,但仍出现在那里。我知道,那些允许幻觉愚弄自己的人不会相信这一点,但真相的确如此。我通过以下事实向那些不相信自己无法亲眼看到的任何东西(即便这只是一种幻觉)的灵人说明了这一点,即:类似现象也发生在世人当中。以说话者的声音传到另一人的耳中为例:听见的人若不知道如何辨别声音(这种事是他从小就通过经历学会的),并看见说话者在远处,必以为说话者就在自己耳边。这同样适用于一个人看到远处物体的情形,即:若非同时看见中间的其它物体,并根据这些物体知道,或凭自己所知道的判断出距离,他会以为远处的物体近在眼前。灵人的言语更是这种情形,这是内在言语;而他们的视觉是内在视觉。
此外,我告诉灵人,当明显的经验表明一个事实时,他们不应该因它在感官上似乎不是这样,并且他们无法感知它而怀疑它,更不应该否认它。甚至自然界也有许多与感官幻觉相反的东西,但人们仍旧相信它们,因为可见的经验教导了他们。以环球航行为例:让自己被幻觉左右的人可能以为船只和水手在到达对岸时会从边缘掉落,并且在地球正对面的人永远无法双脚站立。这同样适用于此处的主题和来世其它许多与感官幻觉相反,但却千真万确的现象;如这一事实:人凭自己没有生命,而是从主获得生命;以及其它许多事。这些和其它考虑能使怀疑的灵人信服事实正如我们所说的那样。
33.后来,我给他们看了各种鸟的图片,既有大的也有小的,都是我们地球上所见的那种。因为在来世,这类事物能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一看到所展现的这些鸟,他们一开始想改变它们,但后来却以它们为乐,感到满意。这是因为鸟表示事物,一种他们凭着那时所感受到的流注而觉察到的事物的知识。所以他们不再使之变形以避免把它们带入记忆。再后来,我被允许在他们面前展现一个最漂亮的花园,里面挂满灯台和灯笼。于是,他们停顿下来,并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因为灯台和灯笼表示因良善而发光的真理。这清楚表明,他们能集中注意力观察物质事物,只要这些事物在属灵意义上的含义同时被暗示出来。事实上,属灵意义所传达的事物并非完全抽象,因为属灵意义要由这些物体来代表。鸟表示理性、聪明、思维、观念和认知的事物(AC 40, 745, 776, 778, 866, 988, 993, 5149, 7441)。这些照鸟的属和种而各不相同(AC 3219)。灯台和灯笼表示因良善而发光的真理(AC 4638, 9548, 9783)。
3995.“从母山羊中挑出有斑的、有点的”表此后,有虚假和邪恶混杂在里面的一切真理之良善都将是“雅各”的。这从“点”、“斑”和“山羊”的含义清楚可知:“点”是指虚假;“斑”是指邪恶,如前所示(3993节);“母山羊”是指真理的良善,或信之仁(3519节)。这一切都将是“雅各”的,这一事实也由接下来的这句话,即“这些就算我的工价”来表示。
现简要讨论何谓真理的良善,或信之仁。当人正在重生时,表面上看,似乎信之真理占据优先地位,仁之良善是次要的;不过,一旦他重生了,那么很明显,仁之良善占据优先地位,信之真理则是次要的。前者是表象,后者是真相(参看3539, 3548, 3556, 3563, 3570, 3576, 3603, 3616, 3701节)。因为当人正在重生时,他通过自己所学到的真理行善,因为他通过真理学习何为良善。然而,行善的其实是在里面的良善,因为良善正从主通过内在途径,也就是通过灵魂的途径流入;而真理则通过外在途径,或通过感官,就是属于身体的感官途径流入。通过外在途径进入的真理被在里面并与之结合的良善所接纳,这种活动甚至一直持续到此人已经重生。然后就发生反转,真理通过良善进行。由此明显可知何为真理的良善,何为良善的真理。这也解释了为何如今这么多人声称仁之良善是信之果实;因为在重生之初,表面看上去的确是这样。这些人便从表象得出这个结论,别的什么都不知道,因为正在重生的人很少,并且除了已重生,也就是处于对良善的情感,或处于仁爱的人外,没有人能知道这一点。他能通过对良善的情感或仁爱清楚看出并觉察到这一点;然而,那些未重生的人甚至不知道何为对良善的情感,或仁爱;反而推理它,如同推理某种对他们来说很陌生或与他们无关的事物。因此,他们称仁为信之果实,而事实上,信是仁的产物。然而,对简单人来说,知道谁在先,谁在后并不那么重要,只要他们过着仁爱的生活即可;因为仁是信的生命。
此处“羊群中的羊”(member of the flock)不仅是指羔羊,还指绵羊、小山羊、母山羊、公绵羊和公山羊,尽管经上只提及羔羊和母山羊。经上唯独提及这些,是因为“羔羊”表示纯真,“母山羊”表示信之仁,这些是此处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这也是为何在原文,“点”是用一个也表示“羔羊”的词来表述(如以赛亚书 40:10, 11);而“斑”是用一个也表示“牧人”的词来表述(如列王纪下3:4;阿摩司书1:1)。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